AI导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和保护相关情况报告(2025年)》,介绍国际通信海缆在全球通信网络中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海缆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成就。

3月2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参与国际通信海缆建设和保护相关情况报告(2025年)》。

国际通信海缆是敷设于海底的跨国通信与数据传输光缆系统,承担着全球95%以上的跨国数据流量,是现代全球通信网络的核心。

为应对数字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国际带宽需求,我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率先推出了首个32纤对海缆解决方案及全系列产品,能在8000米水深下稳定工作25年。从6纤对、12纤对到最新的32纤对,相当于海底高速从6个双向车道升级为32个,每对光纤每秒传输可达16TB以上,即眨眼间即可完成3200部2小时4K超清电影的传输。

△开放式海缆接入设备

中国承建的全球海缆系统连接了主要市场,加速了沿线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为跨境电商、金融及跨国企业实时交易和数据流动提供了支撑。

△国产海底光缆

海底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及渔船抛锚、海上施工等人类活动,都可能造成海缆故障。据国际电缆保护委员会报告,全球每年约有200起海底光缆损坏事件。为此,我国在海缆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根据敷设环境提供不同防护能力,在水深浅的区域挖沟埋设,并增添预警手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国际海缆安全,通过多方协作加大保护力度,公平开展国际合作。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