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天,影视行业频繁亮相各大盛会,共谋行业新趋势。数智化时代,电视剧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以创新力量重塑生态。面对技术挑战与行业困境,从业者寻求创新盈利模式,推动剧集行业全面融合与发展。

  2025年春天,影视行业从业者格外忙碌,频繁亮相各大盛会。从深圳影视行业“开年第一会”,到2025香港国际影视展,再到3月19日至20日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行业人士奔波于多个活动现场,共谋行业新趋势,寻求合作新机遇。

  数智化时代,中国电视剧市场如何以创新力量重塑行业生态,激发创作活力,成为从业者共同思考的问题。电视剧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透露,2024年电视剧在全国卫视频道的播出比重与收视比重均上涨,展现出观众对电视剧的强烈需求。基于全国超5亿用户的大屏收视数据,电视剧户均收视时长及黄金时段首播剧收视率均有显著增长。

  面对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强调,电视剧创作需以精品为本,整合资源,推动创新。对于长剧与短剧的争议,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磊卿认为,作品品质与长短无关,应尊重创作规律,打破壁垒,推动剧集行业的全面融合。

  智能技术正引领新时代。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感慨,技术赋能让艺术创作突破限制。今年,中国电视进入超高清时代,东方卫视也将启动超高清播出,对行业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大学副研究员吕帆指出,数智化技术将推动电视剧题材与形式的革新,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生产方式的变化。

  面对广告收入下滑、付费用户增长放缓的困境,电视剧行业需寻求创新盈利模式。芒果超媒副总经理周海提出,长视频平台需整合资源,创造新盈利空间,同时注重作品的长尾效应。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指出,行业应兼顾角色适配度与技术替代,通过市场调整实现成本优化。

  上海尚世影业、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瑜认为,超高清时代的到来将增加制作软性投入,制作方与平台方应携手分摊成本,共创精品内容。金色传媒CEO王裕仁提出,长视频应与短视频共存,通过增效实现共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