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日前,人民网研究院发布《市辖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南山区和宝安区分别以310家和277家居全国第二和第三。南山区和宝安区均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包括奖励、融资支持等。

日前,人民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市辖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显示,在市辖区“小巨人”企业数量排行榜中,北京海淀、深圳南山、深圳宝安位列前三。

南山区以310家居全国第二。2024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达1025家。截至目前,南山区累计拥有“小巨人”企业310家,占全市约三成,数量居深圳各区(新区)之首,密度更是位居全国区(县)第一。

自2019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来,南山区致力于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沃土,为其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南山区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扶持措施,对注册地位于南山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并设立了首期规模5亿元的南山区专精特新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南山区还发布了《支持科技型企业千亿融资计划》,建立了“3+1”精准融资白名单体系,首批将7305家科技型企业纳入支持范围,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此外,南山区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领导挂点服务企业范围,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并从创新研发、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

宝安区以277家居全国第三。在《发展报告》中,宝安区以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位列全国市辖区第三。2024年,宝安区培育了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截至目前,宝安区共有“小巨人”企业277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96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市辖区短板产业补链和新兴产业建链的关键主体。宝安区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创新发展生态,并搭建了企业发展梯队。宝安区构建起全链条支持体系,通过精细化挂点服务、贴心化走访服务以及针对性强的培育措施,助力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

宝安区在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通过建立潜力企业培育库、组织专业机构辅导等措施,累计辅导1167家次企业,推动392家企业提交申报材料。2024年,宝安区R&D研发经费为177.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三,推动专利授权量达3.9万件,全市第一。

此外,宝安区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专板专属信贷产品,为16家企业授信4.5亿元,实际放款9700万元,助力企业融资。(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