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凭借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应用场景及创新要素四大优势,正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政府通过多项措施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设立产业基金助力企业规模化发展。深圳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中小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国雄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尚坤在公开讲话中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成为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战略焦点。他指出,深圳凭借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应用场景及创新要素四大优势,正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科创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姚尚坤强调,深圳市政府通过《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到2025年,深圳市区计划筹集45亿元专项资金,通过发放“训力券”、“算力券”和“模型券”,直接降低中小企业在研发中的算力、数据和模型成本。此外,政府还设立了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助力企业规模化发展。

产业生态完善,集群效应显著

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和数字经济高地,深圳已经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2024年底,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3600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数量超过2800家。姚尚坤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效应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精准定位的空间,通过聚焦细分领域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既能避开与大厂的直接竞争,又能以专业化服务建立市场壁垒。

场景开放,加速技术应用落地

深圳“城市+AI”战略持续深化,已发布近200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清单,覆盖治理、医疗、交通等领域。2025年,深圳还将新增100个场景开放。姚尚坤建议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场景共建,推动技术与需求深度对接,让技术创新在应用场景中落地生根。

创新要素集聚,夯实发展基础

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深圳布局了鹏城实验室、鹏城云脑II/III等国家级科研基础设施,成立了深圳市AI教育联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形成了“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通过提供低成本空间及算力、语料等资源,助力初创企业成长。

民营科创企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面对历史性机遇,姚尚坤呼吁深圳民营科技企业主动作为,充分运用政策红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技术攻坚与生态合作提升算法、模型等核心能力。他相信,深圳的开放基因与创新沃土将孕育出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全面铺开,深圳正以全要素支撑体系加速向全球AI产业第一阵营迈进。政策、产业与创新的共振效应或将重塑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格局。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