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19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全球法律大会在上海召开,330余名国际航空法律专家参与,探讨AI、ADR机制、隐私保护等航空法律前沿问题,推动航空法律框架的统一协调。

2025年2月19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全球法律大会于上海盛大召开,聚焦全球航空法律前沿。

国际航协拥有340家成员航空公司,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占全球80%以上。此次大会吸引了330余名国际航空法律专家,共谋航空法律领域的发展,为航空业健康前行贡献力量。

《芝加哥公约》作为国际民航的基石,自1944年签署以来,为全球航空业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国际航协理事会秘书兼代理总法律顾问Leslie MacIntosh指出,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法律体系不断扩展,AI、ADR机制、隐私保护等议题亟待深入探讨。

随着AI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其法律责任、数据保护及隐私问题备受关注。航空业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统一的AI法规框架,确保AI技术在全球航空业的安全、透明、公平与合规应用。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个人数据保护、国际法规协调、ADR机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强调,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法律框架的统一协调,以确保数据流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提升法律执行效率。

国际航协北亚区和亚太区(署理)副总裁解兴权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一,在数字化、AI等新兴领域领先,具备推动航空法律框架创新的能力。他特别提到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SIACA)在航空纠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期待将其打造成国际航空争议解决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梁楠指出,中国是《芝加哥公约》最早签署国之一,积极参与国际民航法律规则制定。中国民航已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民航业安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2025年,中国民航将全面推进民用航空法修订,聚焦航空安全、技术创新等领域。

此次大会由上海东方航空承办,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出席并致辞。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