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比亚迪宣布10万级以上车型将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系统,推动全民智驾时代到来。但高阶智驾普及面临高成本挑战,汽车行业价格战背景下,20万元级别以下车型普及高阶智驾仍有难度。

汽车市场“智驾等于高价”的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比亚迪近日在一场“智驾平权”发布会上,官宣了10万级以上车型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甚至起售价6.98万元的海鸥等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

这场发布会,让高阶智驾有望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10万元~20万元的车型交付量约占市场一半,但这些车型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搭载率仅为1.31%。2024年比亚迪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近30%,它的“智驾全面上车”将推动全国高阶智驾的大规模普及。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比亚迪的入局有望推动L2+级别智驾车型销量基盘快速从100万辆提升至1000万辆级别,带动L2+级智驾渗透率从14%提升到30%。

不过,高阶智驾的普及面临挑战。高成本是阻碍其普及的关键因素。据国金证券基于2024年成本分析,一套典型的高阶智驾系统硬件总成本高达16950元至23300元。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激烈的背景下,车企的单车利润受影响,“加量不加价”普及高阶智驾,将进一步增加全行业制造成本。因此,20万元级别以下车型普及高阶智驾仍有难度。

智能驾驶行业竞争加剧,华为和小鹏已将智驾下放至15万元级别车型。比亚迪的加入,将给传统车企带来压力,促使它们加快智能化转型,推动“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

然而,安全是汽车品牌的立足之本。评判车企智驾能力的最终标尺是安全。这条“全民智驾”之路,要求车企持续投入研发,确保真正的“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