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刷新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服务消费需求多元化,数字经济成新引擎。政府积极推出消费券等优惠措施,激发服务消费热潮。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提升消费体验。未来,服务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月6日16时左右,《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经突破了60亿元大关,这一成绩刷新了中国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高达95.1亿元,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5年春节档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数字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占比快速提升,为消费的提质扩容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等服务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服务消费市场有望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前,服务消费需求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指出,今年春节假期延续了出行活跃、体验性服务消费意愿提升的趋势。电影票房屡破纪录的同时,聚餐、旅行等服务消费领域也呈现出显著的增势。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2%,冰雪游、文博游等热度不减,春节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达到6770亿元,同比增长7.0%,出游人次达到5亿,同比增长5.9%。

旅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尤为突出。携程、同程旅行等多个旅游平台发布的春节出行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旅游市场呈现出非遗游、冰雪游、避寒游等多个主题协同发展的态势,自驾、邮轮等多种旅游方式也呈现出共同增长的趋势。此外,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的联动效应也愈发显著,例如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了山西多个旅游目的地的热度。

服务消费热潮的兴起,得益于多地政府积极推出的优惠措施。国务院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优惠措施,广东、河南、湖北等地在春节期间对零售、餐饮、文旅和住宿等重点领域发放了总计上亿元的消费券。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服务消费需求,推动了服务消费市场的繁荣。

在新业态、新场景的涌现下,服务消费供给也在不断创新。在IP经济、直播业态、AI技术等经济新元素的加持下,服务消费的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商旅文体健加快融合,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受到消费者青睐。例如,重庆除夕夜推出的“两江四岸”夜景灯饰、春晚分会场景点IP等活动,江西举办的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活动,以及浙江嘉兴乌镇景区引入的人形机器人等,都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服务消费体验。

随着服务消费数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数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消费体验。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在线旅游增长48.6%,在线餐饮增长17.4%。数字平台还推动了服务消费的绿色发展,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支付宝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40%,租相机订单同比增长180%,绿色循环消费的新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服务消费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关键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认为,本土服务行业品牌应进行数字化升级,加强大数据分析,推动品牌的有形化、差异化。政策层面也需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树立优质服务导向,保障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

展望未来,我国消费市场仍具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扩围和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一季度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出台支持服务消费的政策措施,如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申宇婧表示,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大力提振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建议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升相关服务供给水平,并消除不合理的管制措施,打破垄断行为,营造服务业健康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