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昕华:聚焦“人工智能+医疗”,推动脑机接口未来产业
AI导读:
上海市人大代表、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提出,将在上海地方两会期间聚焦“人工智能+医疗”赛道的发展,建议规范医疗数据标准,构建医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并呼吁加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打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上海市人大代表、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于1月14日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季昕华透露,他将在2025年上海地方两会期间,重点就“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面对医疗数据安全这一关键问题,季昕华在其提交的《关于加快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构建医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议》中,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首先,他建议构建一套完整的医疗行业数据规范,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字段,并明确每一项数据的来源,依据个人、医疗机构、诊疗、体检、专病管理等分类进行分级管理。其次,他强调需要保障医疗数据的安全,利用数据沙箱、多方安全计算等隐私保护技术,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以此为基础构建医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最后,他鼓励医疗机构、数据服务提供商和政府部门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打破数据流通的壁垒,实现医疗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安全、高效流通,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丰富、多样且合规的数据资源。
此外,季昕华还建议加强医学专业知识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深化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他提议相关部门联合医疗、科技、法律等多领域的专家,深入临床调研,全面分析大模型在医疗应用中的各个环节和潜在风险点,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一套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法规体系。
在另一份《关于加快建设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的建议》中,季昕华呼吁加强产学研医的协同创新,共同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和生态,优化政策环境,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他强调,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大革新,正在推动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通过电极、芯片等装置的植入,脑机接口技术能够在云端精准采集和解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信号,并驱动外部设备,实现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帮助患者摆脱肢体障碍、恢复语言和感知能力。上海已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产业之一,并正积极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
为此,季昕华建议建立有效的跨学科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脑机接口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集聚相关领域的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他还提出,应为脑机接口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一系列服务,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挥脑机接口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推动脑机接口与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云平台、类脑智能等领域的结合,打造“脑机接口+X”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技术革新,助力使用者获得超越常人的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