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在北京和拉萨之间成功实施,利用亚太6D通信卫星,医生团队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完成肝癌肿瘤切除手术,展示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强大潜力和远程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日前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已在北京和拉萨之间成功实施,标志着医疗技术与航天科技的融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在这场手术中,医生和患者分别位于北京和拉萨,通过亚太6D通信卫星,医生团队在数千公里之外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肝癌肿瘤切除手术。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强大潜力,也为未来远程医疗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亚太6D通信卫星由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组网和运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负责研制,并于2020年7月成功发射入轨。作为我国首个Ku频段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首发星,亚太6D通信卫星在此次手术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共同组建的跨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他们攻克了通信链路优化、数据分类QoS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难题,实现了卫星通信链路时延逼近物理极限。在此基础上,团队创新设计了大时延条件下的手术方案,成功实现了天地一体跨时空的超远程手术。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不依赖地面基础设施、不受地质灾害影响、不受地理时空限制的特点,具有覆盖更广、可用性更高、部署速度更快等优势。此次亚太6D通信卫星在医疗领域的新应用,不仅为紧急救援和临时性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太空探索领域的医疗支持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远程手术有望全面常态化、商业化,实现全球范围全地域、全天候无缝覆盖。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