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委会严查直播电商不规范行为
AI导读:
广东消委会开展直播电商不规范行为专项调查,发现25个直播间存在问题,并采取法律点评、约谈指导、监督整改等措施推动整改。同时提醒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依法维权。
为进一步优化直播网购消费环境,促进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下称“广东省消委会”)在今年9月至11月期间,以“挑战消费潜规则”为行动指南,针对直播电商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专项调查。此次调查旨在通过法律点评、约谈指导、监督整改等多种手段,推动相关问题的整改。
本次调查覆盖了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小店、淘宝、京东、唯品会等主流电商平台上的直播间,共观察了146场直播,涉及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按摩仪、美容仪、旅游团购券等热门品类。结果显示,有25个直播间存在明显的不规范促销行为。
调查发现,部分直播间声称直播时价格最优惠,但经检测,直播时并未给予额外优惠,主要涉及抖音、快手、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等平台。同时,有4个直播间模糊标示商品信息,经多方检索验证,其宣称信息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主要涉及抖音和小红书。此外,14个直播间采用“最后一天”“最后10单”等话术制造紧张气氛,诱导消费者下单,但直播结束后仍照常销售,主要涉及抖音、快手、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等平台。
广东省消委会指出,这些不规范促销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权,破坏了公平交易环境,并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为此,广东省消委会梳理出五方面典型消费潜规则,包括“优惠价”不优惠、信息模糊不真实、限时限量制造紧张感、赠品标注虚高、以“白牌”产品误导消费者等,并联合监管部门对涉事电商直播平台及企业进行约谈指导,要求其立即整改,加强监管和规范。
各大平台高度重视此次调查,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包括调取直播间录像资料核实情况、对涉事主播及直播企业采取警告、停播、冻结资金等处罚措施,以及通过“技术+人力”方式加大巡查和监测力度。同时,平台还进一步完善了规范规则,加强了法律法规宣贯和直播商家培训。
涉事直播电商企业也在约谈会上表示已第一时间整改,并将进一步规范话术脚本、加强主播培训,共同维护良好的直播网购消费环境。广东省消委会将持续监督直播电商平台履行保护消费者主体责任,推动电商行业不断规范发展。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直播网购时要保持理性消费观念,不被各种话术误导。若怀疑主播存在虚假诱导、价格不实等行为,可主动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详细情况及相关佐证材料。如发生消费纠纷,应依法理性维权,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