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宁:中国Biotech需增强BD自信,跨越中美监管差异
AI导读:
王亚宁指出,中国Biotech在BD时缺乏自信,导致产品被贱卖。他建议企业应增强自信,与跨国药企平等对话。同时,中美药物监管差异大,企业需及时沟通,提高产品在美国申报上市的成功率。
2021年9月,王亚宁卸任FDA临床定量药理学审评部部长一职,转身投入新药研发企业端。彼时,一家临床阶段的Biotech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三年后,王亚宁以上海瑞宁康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的身份重回公众视野,致力于为国产新药研发、出海、审评上市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迎来了资本寒冬。众多Biotech公司纷纷走上谈判桌,希望通过转让自研管线来增加现金流。然而,它们是否真正了解游戏规则?能否与跨国药企(MNC)平等对话?王亚宁对此持怀疑态度。
在“2024生物医药大会”上,王亚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过去很多项目被贱卖,国内至少有一半的企业在与跨国药企谈判时缺乏自信。他强调,中国Biotech在商务拓展(BD)时缺乏自信,连头部药企也曾因此交过“学费”。
王亚宁在FDA工作了18年,期间审评工作覆盖了所有疾病领域,并参与了多项重大决策。然而,当他真正加入一家初创Biotech并担任CEO后,却发现融资成为了首要难题。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金额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寻求BD机会。
然而,王亚宁注意到,很多初创Biotech在与跨国药企谈判时缺乏自信,导致产品估值偏低,最终被贱卖。他分享了几个成功的BD案例,并指出成都产生了多个非常成功的BD案例,交易额可观,吸引了众多企业选择成都作为注册地或主要研发地。
在资本寒冬下,企业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包装得更具差异性,推销给MNC。然而,中美药物监管方差异较大,给中国Biotech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王亚宁表示,中美药物监管机构的标准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多数国内Biotech无法跨越信息差,给美国FDA留下了“偷工减料”的印象。
为了提高产品在美国申报上市的成功率和临床研发的效率,王亚宁建议国内Biotech除了得到中国CDE的认可外,还要与FDA进行及时沟通。同时,对于潜在BD机会,企业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害怕把处于临床初期的“青苗”卖出。
王亚宁认为,BD本质上是一种双赢的形式。通过BD,企业可以换来资金活下去,并借助MNC的力量快速推进国外市场,同时国内市场也会得到更大的关注。他强调,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持续创新。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