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成为首个放松住房限购政策的一线城市,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基于当前广州楼市状况做出的政策调整。其他一线城市是否跟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影响政策调整,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继率先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后,广州再次引领一线城市潮流,成为首个放松住房限购政策的城市。这一政策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基于广州楼市现状的明智之举,既符合市场预期,也遵循了市场逻辑。那么,面对这一趋势,其他一线城市是否也应适时跟进呢?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已成为推动房地产政策调整的主要逻辑。中央政治局会议准确把握了这一新形势,明确提出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在此背景下,过去市场过热时期出台的限制性政策,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亟需进行优化调整。近期,南京、武汉等热点二线城市已纷纷全面取消限购政策,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从机构数据来看,广州楼市库存压力较大,新房成交量自4月以来持续下滑,尽管9月前两周成交面积环比有所增加,但“认房不认贷”政策执行后,成交并未出现显著增长。同时,二手房市场也面临挂牌量激增、交易周期延长、价格下跌等问题,市场预期趋于悲观。相比之下,北京在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二手房和新房成交量均出现明显提升,但随后逐渐回落。此外,北京还取消了学区房限价政策,进一步体现了供求规律在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放松限购政策,可作为一线城市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选项。

在调整路径上,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调整应遵循渐进式原则,避免“一刀切”。广州此次调整限购区域范围,保留核心区域限购,非核心区则取消限购,为其他一线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其他一线城市在调整限购政策时,可考虑因区施策,“一区一策”,先从郊区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开始,逐步进行边际调整。

值得强调的是,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调整,并非为了助长房地产炒作,而是旨在取消一切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购房政策,从而释放此前受限制性政策抑制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潜在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恢复平稳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