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养老险公司持续压降个人短期理财业务,转向长期、养老特征明显的业务领域。截至2023年年底,个养业务规模已大幅缩减。同时,养老险公司也在积极转型,聚焦养老主业,发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等养老金融业务。

回归专注养老主业的养老保险公司,持续压降个人短期理财业务,目前这一转型已基本完成。据最新消息,2023年养老险公司继续压降“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简称“个养业务”)规模,总压降额超过2300亿元。长江养老在2022年率先完成压降,随后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也于2023年完成压降。

截至2023年年底,相较2020年高峰时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养老险公司的个养业务规模已大幅缩减至约60亿元。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未压降完毕的主要是个别笔的存款等业务,待其到期后才能完全退出。养老险公司已将业务重心转向长期、养老特征明显的业务领域。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养老险公司的个养业务原则上应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存量清理。在国内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中,有6家曾开展了个养业务,其中长江养老已在2022年完成压降。截至2023年年底,仅国寿养老和太平养老两家公司尚有少量个养业务,存量规模分别约为40亿元和19.96亿元。

据太平养老的一位高管透露,该公司的一笔存款已于今年2月到期,到期退出后即意味着完成压降。总体上,通过3年的努力,上述6家养老险公司已基本完成个养业务的压降,合计压降规模达1.1万亿元。

在2020年年末时,养老险公司的个养业务处于高峰,合计规模超过万亿元。其中,国寿养老、平安养老和长江养老的规模较大,都在几千亿元级;太平养老、大家养老、泰康养老的规模也分别有数百亿元。然而,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和养老金融规范发展的要求,该业务面临转型压力。

2021年12月,原银保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管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养业务。根据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持续压降清理现有个养产品,并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存量业务清理。

随着个养业务的压降,养老险公司也在积极转型,聚焦养老主业。2023年1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养老险公司要聚焦养老主业,重点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业务。

其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是养老险公司转型的重要方向。目前,已有多家养老险公司获批并上市销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同时也有4家养老险公司获批试点商业养老金业务。商业养老金试点一年来,4家养老险公司均实现了业务落地,累计开户超过59万个,业务规模约180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