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短期健康险市场中的“药费转保费”模式再次遭遇监管重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发布通知,要求财险公司立即停止经营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并开展自查工作,确保业务合规。

短期健康险市场中的“药费转保费”模式近期再次遭遇监管重拳出击。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近期发布了《关于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确保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根据通知,财险司决定在财险领域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的自查工作。

通知明确要求,应立即停止所有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财险公司需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处理。各财险公司需在8月31日前向财险司或属地金融监管局提交自查报告。

此次自查的重点在于“药费转保费”模式,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承保确定发生的保险事故,违背保险基本原理;二是否存在业务全流程被动受制,保险公司无法有效控制风险;三是否存在通过人为调整理赔等方式,营造符合保险射幸原理的假象,以规避监管。

随着健康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险+医药”合作模式日益普遍,但其中的乱象也逐渐显现。一些财险公司与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的关联公司合作,通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承保了确定将发生的既往病医药支出,使财险公司实质上成为了为患者提供购药补贴、促销药品并获取销售提成的通道。

此外,部分财险公司还通过调整等待期设置、人为调整理赔发生等手段,制造被保险人保费收入与药品开支不一致、部分被保险人不出险等假象,以掩盖其违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原理,也损害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有保险行业专家指出,这种“药费转保费”模式实际上是将药品费用转化为保费收入,部分公司之所以愿意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受到保费规模压力的影响。然而,这种做法已经偏离了保险的本质,即保障风险的不确定性。

此次通知的发布,意味着监管部门将对此类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各财险公司需高度重视此次自查工作,确保业务合规,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对于自查工作不到位、隐瞒问题不报的财险公司,监管部门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8月,原银保监会财险部就曾向业内公司下发过类似通报,指出部分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性事件成为必然事件,存在严重问题和风险。

上海中岛律师事务所张开稷律师表示,此次通知的发布再次表明监管部门对“药费转保费”模式的严厉态度。这种业务不仅违背了保险原理,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财险公司应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加强自查自纠,确保业务合规发展。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