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五一假期前后,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等宣布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此举背后是商业银行面对净息差收窄的压力,稳息差已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任务。

 “五一”假期前后,渤海银行、大连农商银行及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发布通告,宣布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智能通知存款作为一种介于活期与定期存款之间的创新产品,因其高息特性曾是商业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

渤海银行在公告中明确,自2024年5月1日起,该行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将终止,存量产品将统一变更为“通知存款+”产品。大连农商行亦在相近时间段发布公告,宣布自2024年5月14日起,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将取消自动转存功能,客户需提前1天或7天进行通知预约。

此外,广发银行于4月中旬发布的公告显示,该行将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通知存款业务自动滚存服务,存续中的资金将根据具体规则调整为非滚存服务模式或返还至客户活期账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通知类存款的银行多为区域银行,如福建省内的福州农商行、厦门农商行等,也早在今年3月份宣布下架“富利宝”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商业银行此举背后,是面对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压力。存款作为商业银行负债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成本管控对于稳定息差至关重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探底,2023年末已跌破1.7%至1.69%,低于监管要求的1.8%“警戒线”。随着2024年息差收窄趋势延续,稳息差已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任务。

回顾过去,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在2022年4月、9月以及2023年6月、9月和12月经历了五轮较大范围的调降。每一轮调降均由国有大行率先引导,股份行跟随调整,随后区域银行补降。此轮智能存款利率调整可追溯至去年5月监管要求银行下调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及大额存单利率浮动上限,并停办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