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通过走访或座谈方式加强与房企沟通,满足其融资需求。虽各类限制已放开,但银行仍注重风控。房企贷款利率低至2.2%,但债务风险未完全化解。

商业银行与房企的沟通合作正在不断深化。界面新闻最新报道,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近日纷纷通过走访或一对一座谈的方式,积极与房企加强联系,了解并满足其融资需求。此前,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已召开房企座谈会,共同商讨融资问题。

据银行人士透露,目前尚未收到所谓的“白名单”,但去年针对房企融资的规模管控措施已基本放开。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和房企之间的这种沟通机制,有助于改善非国企融资难的行业共性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依然会注重风控,不会盲目降低授信条件。

邮储银行在座谈中明确了非国有房企重点支持名单,并制定了相应的业务策略,以确保精准支持房企公开市场债券融资、优质楼盘项目建设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中国银行则积极走访多家混合所有制及民营房企,表示将保持房地产新增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持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并发挥全球化优势,高度重视暂时困难民营房企的风险化解工作。

截至发稿,六大国有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均通过座谈或走访等形式,与房企保持密切沟通。有头部房企投融资部门人士表示,从目前银行披露的房企名单来看,银行对所有房企的融资需求一视同仁,既有头部房企,也有一些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中小房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类限制已基本放开,但银行在向房企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银行有严格的成本核算约束,不可能将贷款利率降得太低;另一方面,部分头部房企比较强势,价格压得较低。因此,银行在抢夺好项目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

有房企人士透露,目前能拿到的房地产开发贷利率低至2.2%。然而,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三个不低于”政策的出台虽然对房企而言是利好,但具体的实施效果仍然难料。国有银行在面临硬性量化指标和风险控制的双重压力下,对于出险房企的贷款投放或仍保持谨慎态度。此外,通过国有银行增加对房企贷款,并未解决当前销售端疲软的问题,获得贷款的房企仍需积极偿还贷款,债务风险并未完全化解。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