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慢牛”行情关键:政策利好叠加增量资金入市
AI导读:
近期,A股在多项重磅利好政策推动下趋于平稳,投资者关注点转向基本面和资金面。货币政策和利率环境利好,多路增量资金入市,金融产品火热发行,险资等中长期资金蓄势待发,共同推动A股迈向“慢牛”行情。
近期,随着多项重磅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A股市场在经历多次急涨后,逐步趋于平稳,市场情绪也日渐稳健。投资者的关注点逐渐从政策面转向基本面和资金面,聚焦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回暖及增量资金的源源不断,这些因素被视为推动A股迈向“慢牛”行情的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得益于诸多空前力度的利好政策,实体企业的发展有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在资金面方面,多路增量资金正蓄势待发,为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货币政策与利率环境均呈现利好态势,为增量资金入市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人民银行近期推出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工具,首期操作规模即达5000亿元,并可根据情况扩大规模。多家头部券商和险资机构积极响应,部分已提交参与方案,预计将为市场带来数千亿元级的增量资金。此外,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备战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多家上市公司与银行接洽,货币政策正持续引导增量资金入市。
同时,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亦有利于增量资金入市。监管部门今年以来持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存款利率多次调降,促使资金从存款向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等产品转移。这些产品为提升收益率,也会将部分资金配置于股票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利率下调,进一步强化了低利率环境对增量资金入市的推动作用。
金融产品的火热发行同样带动了增量资金入市。公募机构方面,近40家机构合计上报的43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材料已被监管接收。私募机构方面,9月份备案的私募证券产品环比增幅高达171.54%,其中半数以上为股票策略产品。银行理财方面,近期待售的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263只。这些金融产品的密集上市,有助于巩固当前成交活跃的趋势,并有望形成资金入场与市场上涨的良性循环。
此外,险资等中长期资金也蓄势待发。多家险资巨头明确表示将更加积极地进行股票投资,并通过创新投资模式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设立的私募基金实收股本已超300亿元,并计划对部分股票进行长期持有。其他险资机构也相继成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整体来看,保险资金对股票市场的配置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长期增量资金的入市将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政策方面,监管部门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等,旨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从而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
然而,在看到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挑战。增量资金的到位需要一定时间,基本面和资金面面临的问题仍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因此,投资者应坚定发展信心,助力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